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一年前的今天,霎那间的地动山摇撕碎了绿色的家园。一年后的今天,孩子们用微笑的面庞,男人女人们用坚强的脊梁,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废墟上一砖一瓦建起新的家园。14点28分刚刚过去,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仍然在映秀镇举行。
一年了,灾区重建的情况如何?人们心理的创伤是否得到平复?灾区的一切牵动着亿万网民的心。今天,我们演播室为大家邀请到发展改革委西部司副司长费志荣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欢迎两位嘉宾。
两位司长,可以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都在为灾后重建的工作忙碌着。那现在在这一段时间点请两位谈谈各自的感受吧。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悼念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向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社会各界的人说崇高的敬意。汶川特大地震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也多次到灾区去调研、查看恢复重建的进展情况,看到灾区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奋勇重建家园的面貌令我们深受感动。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国也在无私地支援他们,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能有机会和各位网友在这里就咱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交流我特别高兴。谢谢。
很多网友都非常关心一个话题,就是一周年的时间,恢复重建的情况怎么样,尤其是两位司长是否经常去到灾后重建的一线呢?看到的情形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也非常关心两年之内的目标任务能完成吗?我们有没什么具体的措施?
按照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设计和十个专项规划,这十个专项规划包括城乡住房建设、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建、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等等共十个专项规划。到目前来看,恢复重建的进展依旧很顺利的。到4月底,恢复重建的项目已经开工了2.1万多个,占规划任务的近60%,完工项目600多个,完成投资超过3600亿元,占整个恢复重建规划总投资规模的36%。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已完成了超过1/3的工作量。应该说恢复重建的进度还是很好的。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来看,灾后恢复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按照这一个要求,现在来看也是有保证的。
刚才也讲到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完成了1/3多的工作量;另外,国家在扩大内需中也把灾后重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的措施,也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投资等其他保障方面也都能优先保证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同时,在整个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法律、资金、监督检查等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充分保证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所以说我们大家都认为灾后恢复重建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的三年的目标任务是可完全的。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哪些工程提高了抗震设防的标准?地震后对建筑的抗震标准到底有什么改进?
地震发生后,我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上进行了修订,对两个标准做了修订,一个是《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另一个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这两者进行了修订。在2008年7月30日已经发布了,并在网上进行了公布。另外针对现在灾区的需要,又及时组织制定了《地震灾后建筑的鉴定和加固技术指南》,另外还发布了镇、乡、村建筑抗震作业规程,在标准上主要做了这么一些事情。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并且开展中小学建筑的设计规范、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镇防灾规划标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技术加固规程等制定和修订工作。地震后,国家在抗震方面对重灾的一些地区要求抗击地震设防的标准要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中小学更加关注,要求对中小学的设计增加一个抗震的等级。最近国务院也专门开了一个会,对学校的抗震标准有所要求,而且我们在技术上也要求和大型公建,比如体育场馆、展览馆、医院这种人员密集地区等公共建筑物的抗震标准达到同样的抗震标准,按照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击地震的措施。另外在具体技术上也对设计标准做了修订。
那这些设计标准的规程的制定,现在是只适用于重灾区还是有望在全国推广呢?
在抗震设防标准上对全国是有规定的,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前,原来的这个标准对汶川这次地震重灾区有的地区要求是7度,有的地区是8度,而这次很多震灾很严重的地区在设防标准上都有一个提升,大概有70个左右的市镇区域对设防标准做了提升。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得到提升。那能不能请唐司长告诉我们,在术语上讲它提升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就是按照抗震烈度8度来设防。所谓8度设防就是在所有建筑结构上会有相应的要求,比方说如何使建筑物整体性更好、抗震能力更好、基础应该怎么样、柱应该怎么样,梁该怎么样,应该增加多少钢筋,实际上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比原来更结实了,当然,造价也就更高。
我从网络和电视上看政府出钱建设的房子都很漂亮,但是和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落差,有的地方还挺明显的,不知道国家对学校恢复重建的标准是怎样的?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去灾区,在灾区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援建省市、受灾地区和全国以及世界上热心灾区重建的人都非常关心孩子,也都非常关心学校,所以在学校真正建设中他们倾注了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在建这些学校。所以可能他刚才提的问题觉得学校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就是觉得学校比原来提高了好几个档次,现在确实在灾区的学校建设得非常好,和原来在四川、西部地区的这些学校的建筑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里也确实有一定的问题,我们该把学校建得好、建得结实,让孩子们上学更安全。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投入多少钱,再有就是是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有这样的投入。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从到主管恢复重建的部门也专门派过专家组要求我们学校既要安全、美观,同时也不能很奢华,这是很重要的,毕竟全世界关心我们的人都在努力去建这些学校,但恢复重建任务量毕竟非常大,资金并不是很宽裕的。
保证的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实用,第三是和当地的真实的情况结合,这样的一个问题上费司长可能更有发言权,他们还专门组织队伍为学校的建设去过灾区。
是这样的,我们也是会同有关部门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一起在灾区就这样的一个问题专门做了调研,应该说各级政府对学校和医院等等这样的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很看重的,社会上也是非常关心的。从目前的情况去看,总体上还是按照我们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设计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专项规划来推进的,应该说学校建设的进度比较快。但是个别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像刚才唐司长所讲到的,由于具体项目的建设资产金额来源不同,有社会捐赠的资金,也有政府财政安排的资金,还有对口支援的资金等等。有的项目是由资金捐赠的单位提出建设的要求,在建设的规模、标准上他们会提出一些要求,个别项目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存在建设规模比较大,标准可能比较高一些。
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了一个通知,就是提出对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建设标准问题要加强统筹协调,也提出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要加强统筹协调,要正确引导资金的投向,还有要强化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加强监督检查等等。应该说在文件下发后,灾区省和各对口支援省市包括建筑设计企业都很看重,目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严格按照有关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形态服从功能、进度服从质量,严格管理,坚持厉行节约,不超标准建设,也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争取最大的效益和最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我们把学校建坚固这个心情是很正确的,但是也别出现一些超规模的建筑。确实也有网友提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不光是提到了学校,也提到了医院,担心会有超规模建设这方面的情况,看来我们也做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那我们再来看看网友非常关心的恢复重建基金的问题。有网友问: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多达3000亿,这么巨大的灾后重建资金如何保证其高效使用?还有网友问灾区的发放物资及资金的流向,在落实时有好多的猫腻,怎么监管到位?
国家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专门建立了中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总规模是3000亿。如何管好、用好基金,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非常关心。党中央、国务院也是格外的重视,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要让全国人民放心、让灾区人民满意。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从资金的拨付,包括资金预算安排、项目安排等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也做到资金使用信息及时公布。
这次在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安排上各方面都是非常透明的,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监督检查,包括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都密切配合,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从目前各方面反馈的情况去看,资金使用的情况依旧很好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没再次出现大的问题。当然,对一些审计检查出来的具体的小的问题有关部门都要严肃地做处理,保证把资金用好。
嗯,大的方面没有。我们也注意到了,媒体也报道了,审计部门今年1月份对于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进行了大规模的审计,从公开的、我们所看到的资料来看,没有大的问题。当然,对一些个别的问题,审计中也指出了一些问题,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以纠正和解决。应该说这些是不影响资金使用的大局的。
我们在看很多电视上播放的图像以及网上的视频资料和照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断了的桥梁,场面非常触目惊心。网友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我们家这边桥比较多,地震时有影响,请问对地震受损的城市桥梁隐患该怎么办?
受地震影响,在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系统中,桥梁的部分受影响很大。在汶川地震受损的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中我们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个阶段,应急处置阶段。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格外的重视受损的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和紧急抢修工作。当时就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一是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城市桥梁应急预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城市桥梁进行了全面排查,开展应急评估工作;二是对受损城市桥梁采取了限制通行,设立警示标志,观察使用等各种应急措施来保证桥梁的使用安全;三是对受损的桥梁做评估,确定为危桥的就马上进行了封闭,有的进行了拆除,还有的一些进行了加固、限制通行。
第二个阶段,测试评估和恢复重建阶段。灾区城市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在前一段对地震灾区城市道路桥梁进行应急评估处置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在2008年12月底完成了对受损道路桥梁,包括隧道、涵洞等设施的特殊检测。在这个检验测试过程中我们重点要检查的是道路的沉降、变形、塌陷和空洞,涵洞、边坡等设施的破坏,还有地下管线对道路的破坏影响,还有桥梁结构的主梁落梁位、墩台的沉降、位移、倾斜等变形,等等。第三阶段,建章立制阶段。建立了完善城市道路桥梁检验测试评估和养护维修制度,实现了城市道路桥梁的安全受控。汶川地震灾区及受影响地区的部门在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基础上将桥梁加固及隐患处置工作与经常性的检查和养护维修工作结合起来,逐步纳入正常工作程序和范围。
灾后重建重点在民生,其中又以居民住房为先,对农村一些特困户以何种方式保证其住房重建?
感谢网友对我们农村住房重建的关心。住房重建,特别是农村住房的重建启动比较早,这也是灾后重建中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恢复重建的重中之重。住房重建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克服了重重困难,应该说是用自己无比的坚强和勇气来重建家园。在我们去灾区时最受教育、最受感动的就是这一点,都是灾区的群众一砖一瓦用自己的双手建起来的。从地震后不久,有的群众就开始从废墟中整理和搜集砖瓦为重建做准备。而且在重建中大家也是亲帮亲、邻帮邻,干部党员帮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住房建起来。应该说目前住房重建的进度是最快的,到目前为止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农村住房的维修加固基本上已完成了。新建的农村住房也开工了95.7%,其中有70%多也已经完工,预计到今年底农村住房将基本完成重建任务。但从目前实际来看,确实在农村也存在部分的困难群众,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自己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同时,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支持。所以对这些群众,各级政府都非常关心。
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全员会议上,对如何支持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重建专门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要求。总的考虑是对农村这些困难群众给予更多的关心,在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能力的基础上,政府要统筹安排一些资金,包括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可调剂的地方财政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以及特殊党费等等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以此来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贫困户发放住房重建贷款。同时也倡导因地制宜,鼓励农村住房重建合理分期来建设,近期先建目前适应的、能满足当前需要的住房面积,将来经济条件许可的时候再加盖二层,很多地方都是这么做的。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包括基层干部和党员来帮助这些困难群众做好住房的重建工作。我们始终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能确保这些困难群众和他的左邻右舍一样能够住到新房之中。
我们看到一条新闻报道上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的具体方案已经出炉了,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设计的具体方案一出台后投入的金额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有网友提问:政府是怎么样看待这件事的?有没什么具体规划?
对地震遗址的保护以及纪念设施的建设也是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重要内容。为做好这些设施的保护和建设,我认为:一是要进行统筹规划,从整个灾区范围看对哪些遗址进行保护,建哪些纪念设施要进行统筹的考虑。据我所知四川省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相应的规划研究。第二,整体看来,遗址的保护特别是纪念设施的建设要有代表性,要突出主题,数量不宜太多,而且也要体现量力而行的原则,要集中力量抓好一些有代表性的地震遗址的建设。第三,要做好具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我们也了解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正在组织并且开展相关的研究论证工作,至于说对哪个遗址具体规模多大、投入多少还要进一步的、详细的论证后再进行决策。
应该说这还不是最终的结论性的意见,因为我还没看到国家权威部门对这个方案进行批复。可能下一步对这个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是不是投资23亿。据我所知真正用在纪念遗址方面的投资是远远小于23亿这一个数字的。因为有可能涉及到其他一些方面的,像地震灾害的防治等别的方面的内容。这样的一个问题国家也是很关注的,也会很好地把这样的一个问题解决好。也请网友朋友们放心。
关于这个遗址博物馆我个人是这样看的。比如说北川老县城曲山镇,我去过这个现场好几次。现在我们首要的问题是恢复重建,是我们活着的人能够安居,而且通过发展生产能够使我们活着的人能够就业、能够发展。这是非常首要的事情,国家重点抓的也是这件事情。但是同时如果我们把这个废墟作为一个纪念和缅怀的地方,也是进行地震知识教育的一个场所,使它成为一个人和自然相互关系的遗产。那么这个遗产确实也存在着每天都在不断倒塌的问题,这个是相当难做的。我去过这一个地区几次,变化很大。比如9月份有一次泥石流,泥土把曲山镇淹了好几米,地震中虽然毁坏了但是还在立着的建筑物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倒塌了。所以这个度怎么把握,这些遗址要留多少,哪些是更有代表性的,怎么能够保护它,要及早地有所考虑。
对,有可能它就毁了,因为每天都在变,当时有余震,后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各方面的问题都要考虑清楚。
也就是说保存那样一个遗址也要一定资金来维护的。所以维护多少、什么时间来维护都要通盘考虑?
确实也存在如果错失机会遗址就保存不下来的问题。网友非常关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起到了对恢复重建项目监督检查的作用。那唐司长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有未曾发现一些问题,以及有没有哪些相应的解决对策呢?
实际上在监督检查方面,我们主要是从施工的工程质量上,在灾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中,是通过这么几种形式来进行的:通过督导、调研、督察、检查这些形式。在督促指导灾区的恢复重建方面,我们从去年七月中旬就参加了国办恢复重建督导组,来督促指导灾区及早地部署、组织农民的过冬房和永久性住房的建设工作。到十月底,我们组织调研组赴四川灾区专题研究村镇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以及农房重建的问题,与地方同志商讨解决有一定的问题的思路和有关情况,并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2008年12月中旬又参加了中办、国办组织的联合督察组,对四川灾区都江堰、彭州等六个市县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做了督察调研。还形成了灾区民房重建督察情况调研报告。在2009年2月底我们专门又组织专家对四川灾区8个县、市村镇规划和农房建设情况做了检查,检查报告都送到了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
在督促检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说,一是在部分灾区,农村规划编制实施工作还是相对滞后的。因为这次地震受灾面这么大,在山区有些村庄的分布是比较散的,每一个村庄是不是都有好的规划,是不是都按规划来指导建设的?应该说是有一些地方规划还是有所滞后的,这样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在山区。二是在农房建设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些压力,农房建设过程中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山区的技术力量弱,再有就是比较偏远的地区运输条件、交通条件差,材料运输很难,所以使材料价格有所增加,人工费用也有所增加,这都会带来一定的难度,也都影响了灾区建设的进度。其他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村庄建设过程中,农房的建设政府对受灾群众都有一些补贴。但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上,农民自己是拿不出太多钱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地讲也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情况。这些都是我们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对,包括咱们说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它的污水是自然排放的,是随意地排的,而没有一个集中处理的问题。还有它的道路也是非常简易的,把它整整平就算是路了,在一些山区确实还是这样。但是相对来说重建后总体上的条件我们比以前还是好一些的,能够进一步的。
讲到这里我们有一个感觉就是在两年内城镇也好、农村也好解决了一些危房的问题、住宅加固的问题,但是尤其是农村配套设施这方面是不是需要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在里面呢?
这是很需要的,从现在来看整个灾区情况不一样,如果离城市比较近的这些灾区,比如在成都附近,像彭州或者是像都江堰这些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就做得比较好,在整个村庄的污水、废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可以和一些化粪池或者是人造小湿地进行结合,也可以和沼气池相结合,产生的沼气还能成为能源,很多做法都是很不错的,花不了多少钱,还能办不少事,确实是很有效。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确实就差一些,所以我们想还是因地制宜、分别对待。尽可能地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使农村既有了新房也有了新村。
网友有一个普遍的反映,就是对政府推出对口支援政策还是普遍比较称赞的,网友也说感觉像是在一个小小的天府之国看到了一个大中华。
应该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也是党和人民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全国20个省市作为对口支援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大局出发,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我们去灾区也都到了这些对口支援省市的前方指挥部和一些工程的施工现场看过了,他们确实是在以高度的责任心把对口支援的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去看,他们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对口支援的机构和机制,各个省市都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也成立了前方的指挥部。选派了大量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到灾区一线去工作。他们迅速到位,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在去年六、七月份这些对口支援的队伍就已经抵达灾区一线。二是精心做好规划。各个对口支援省市动员了省内大批的规划、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灾区进行调研,进行勘察设计。每个对口支援省和所在的受援县都要共同做一个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同时他们还帮助这些受援县做好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编制。应该说这些对口支援工作都是在规划指导下向前推进的。三是快速启动一些项目的建设。对口支援省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快速启动了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据我们不难发现,到今年4月底,20个对口支援省市已经确定了对口支援项目有2400多个,已经确定的对口支援资金金额有560多亿元。目前在这些项目中有1200多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中有200多个项目已经投入使用。
四是做好全方位的支援。按照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人力智力以及产业方面的支援。20个对口支援省市先后有30多万人次到灾区服务和工作,现在还有近1万人在灾区进行工作,包括前方指挥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这个量还是比较大的。他们还帮助灾区特别是在抗震救灾阶段转移灾区学生异地就业有1.6万多人,也为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万个。包括一部分异地就业到对口支援省市单位去就业,也有一部分是通过项目到当地单位做就业。为灾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我们对对口支援省市也加强各种制度的建设,包括项目的实施、资金的管理、工程质量的管理等等,按照他们提出来的要确保“工程优质、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干部廉洁”的要求来做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情况下,各个对口支援省市克服自身的困难。很多省市都压缩了本地的行政开支来确保支援资金的及时到位,做到支援灾区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以此来加快对口支援项目的建设。目前据我们不难发现,已经到位的对口支援资金以后达到200多亿,应该说一年来各对口支援省市与受援县并肩奋斗,在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慢慢的变成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灾区群众对他们也有一致的好评。
我们现在感觉有好的具体措施也有一些方方面面的资金一直在汇入我们的灾区灾后重建过程中。但是网友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灾后重建的这些工程质量到底怎么样。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工程质量的,请问政府是如何保证重建工程质量的?
我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吧。大家都知道,咱们也都这么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确保灾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让灾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屋,也是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是我们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应该说中央是格外的重视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的,在地震刚刚发生后的6月8日,在实行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就专门对恢复重建工程各参建主体的质量行为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并且对违反有关法律和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人为减少实际工程质量的行为做出了具体的处罚的规定。
为了落实国务院条例有关精神和要求,我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2008年的8月5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也明确地要求所有的恢复重建工程,包括抗震加固工程,无论其资产金额来源的方式如何,均要纳入正常的质量安全监管,要履行法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并对加强恢复重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这些文件的出台就为切实加强恢复重建的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上的依据。当前,我们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已经有序地、全面地开展了。城镇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各类对口援建工程已经大面积地开工建设,灾区的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援建省市从实际出发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对不按强制性技术标准及抗震设置防护要求设计施工、违规使用劣质材料等行为加大了日常的抽查和巡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方质量责任的落实,遏制了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这里面我也要说明一点,因为这次建设也处在一个要求工期非常短的状态之下,最近又提出来“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这么一个目标。实际上在灾区无论是援建省还是受灾省份也好,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又创造了很多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缩短在常规程序下必要时间的经验,以保证质量为主,创造了很多新的办法,这也确实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这个同时确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大力地开展培训工作。这样的一些新的规范和新的规定以及我们新的做法,我们的实施工程单位是不是能适应,大量的施工队伍上去后,难免有些是些新手,比如有些就是咱们俗称的农民工,那么怎么保证质量呢?其中培训工作就很重要。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广泛动员相关的单位要学习新的抗震建筑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并以农民工夜校等方式对灾区的当地农民工进行质量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等等,来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我们也认识到灾区恢复重建过程是一个量大、工期短、任务重的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我们也确实面临着一些不利的因素,所以我们也要通过加强完善建筑标准,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尽最大的努力,把好重建工程质量关。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灾区恢复重建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在今年5月下旬我们准备在四川召开一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交流和推荐好的做法,促进各地工程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的均衡发展。同时我们也将在今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对灾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进行重点检查,我们要坚决地、严厉地查处有关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落实各方质量责任。
集中的建设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我们有的网友就非常关心原材料价格的问题。这种集中建设会导致建材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农房重建所需的红砖价格的不断上涨,政府将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由于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时间也相对集中,在一些建筑材料方面确实出现了价格的波动。特别是前一阶段农房重建用砖价格涨得非常快,这也给灾区群众建房方面增加了支出,带来了困难。对此,同志高度重视,也多次指示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要增加建材的供应,要做到建材价格基本稳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多次深入灾区进行调研,也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建材生产供应和价格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灾区各级政府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增加建材企业的生产能力。我们灾区很多县在去年底都建了许多生产砖的企业,有效地增加了砖的供应。同时也采取了建材的机制,就是由政府部门统一对用砖进行统一采购,然后统一分配到建房的群众手里。还采取了价格的临时干预措施,把这些措施综合起来,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
为了支持灾区的建材运输,国家有关部门还采取了跨省区的像运砖的调运,开辟了绿色通道。比如从重庆、陕西运砖都是免征过路费的,还组织了一千多辆军车来帮助抢运农房建设所需红砖。这些措施对稳定建材价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灾区的灾后重建建材钢材的价格是下降的、水泥基本保持稳定、就是地材包括砖、瓦、沙石前一阵价格涨得非常高,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后现在逐步回落,基本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当然,这个价格目前还是比较高。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去了甘肃陇南看了看,那边老百姓用的砖大概还需要六、七毛钱一块,如果再运到山里面的话价格可能就更高一些,有的可能要到一块钱左右,这个价格是非常高的。所以下一步还要把这项工作继续抓好,要不松懈,确保建材的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让老百姓、让群众能够顺利地把住房建设好,能够把我们的公共设施、学校、医院的建材保障好。
我是四川受灾县的一名企业职工,请问国家如何帮助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走出困难?
我是地震灾区一家企业的职工,我们厂基本恢复了生产,但目前存在银行贷款难的问题。请问政府如何帮助解决好灾区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在恢复重建中,中小企业比起那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和国有大型企业相比确实困难要大一些,特别是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方面,也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也多次要求发改委以及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来研究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又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的扶持政策,我前面讲到的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小组第二次会议对这个问题也做了专门的研究,总的要求是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要督促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要积极开发信贷产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门机构,有效加大信贷投放。
特别关心的一个就是中小企业贷款缺少担保的条件,由于中小企业资金量比较小,特别是在地震中,它的厂房、设备都遭到了损坏,它在利用贷款的时候担保条件并不具备,这也是贷款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这次会议也要求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工作。国家目前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业务要向灾区企业更加倾斜,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这几个灾区省安排支持产业重建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安排建立贷款担保基金,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机构的担保能力。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措施,共同努力逐步解决灾区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重建方面存在的困难。
灾后农房重建资金来源是怎么样的呢?补贴是多少呢?又是如何发放的呢?重建的农房抗震性能又是如何呢?
我先说说农房抗震的问题吧,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挺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农房的建设速度比较快,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集中建设的相对比较少,亲帮亲、邻帮邻的这种建设比较多,因此这么大的面和这么分散的建设量,质量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从总体上看,政府这次统建的农房质量要好于农村农民的自建房。但是由于政府建房需要有一个招标程序,要按照基本建设的要求来做,所以它的进度相对来说会稍微慢一点。从现在的情况去看,三个省在农房的恢复建设进度上和其他的项目相比还是很快的。从新的建设中来看,我们也进行了一个了解,在新的建设和过去的农房相比是不是只是一个原水平的恢复?应该说这次灾区的群众包括灾区的地方政府对安全必然比以前要强调和重视得多了。
从这次我们初步的统计来看,新建的农房当中,有近90%的农房在构造上都有了圈梁、构造柱等,过去很多房子倒得很厉害,实际上就是因为它是砌起来的,抗震性很差,这个指标比震前有了大大的提高,震前这样的做法还不到10%。现在我们新建农房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从质量上看,它如果确实是不符合要求的,政府还会强制性地要求他进行改进,因为确实有些农户存在着建房资金不多,他就希望我能建起来一个房就好,那么在质量上、在构造柱上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知识,他觉得比过去结实多了,而这次政府派出大量的人去巡查,就去教他们、去培训他们什么样的房子才结实,确实有些达不到指标的也强调他们要进行改造,在这方面我们也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来确保农房能够保证质量安全。除此之外,我们还先后6个批次从新疆、云南发生地震比较多的地区组织了一些重建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来支持灾区永久性住房建设。在四川、陕西、甘肃灾区当地建设部门还编写了大量的灾后重建农村规划和住房建设的技术资料和设计图并进行免费发放。
国际上比如法国等等一些国家,还过来和我们用他们的经验一起在当地进行培训。到现在为止我们在推动农村建设方面,在培训个体建筑工匠方面已经培训了近7万人,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实际上还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比如说在房屋质量上,成都市就采取了一个办法,他们把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地安排到乡镇去,他们对这个乡镇的农房建设负责,在这一片区域巡回的巡查、培训来帮助别人。
另外我们很多援建省也有很多很好的办法,这次我们看到北京市的12个区县每个区县都有一个质检站,每个质检站的站长或者骨干都在他们援建的什邡灾区。他们每一个人背一个小黑板,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小黑板巡回”,他们每个人在这个乡镇里走,不停地去给人家讲,送资料给人家,给恢复重建的村民讲住房质量问题,告诉人家怎么做怎么做,很受当地欢迎,我们觉得这些经验都是很好的。但是总体来说,农房建设的质量安全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确实是量大面广,而且确实存在着一些受灾地区的村民因为他们由于经济上并不是那么宽裕,所以在盖房过程中他们觉得现在盖的房已经比灾前受损的房子好了很多了,他们就比较满意了,所以他们会忽视了真正在这样一个重灾区,你到底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在质量安全上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刚才说到的灾后农房重建的资产金额来源问题。目前灾区农村住房重建资金除了农户的自筹以外还有一些重建补助,金融系统借贷和社会捐助,主要是靠这么几个方面来的。补助指的就是国家的补助和地方的补助。还有一个就是对口支援省市的一些支持。我们也看到了比如在都江堰,我们正真看到有几个村,他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些村内的设施,比如说道路、沼气池等还有一些所谓人工湿地的水循环处理的设施都是上海市援建的时候帮助支援做的。在农房的补助上如果几方面合在一起大概每户能够补助两万块钱左右,而且这个情况又会不一样,各地根据本地的情况有的地方还会多一些。补贴标准还是由各地自主确定的,按照各地省市的政策来执行,一般要经过房屋评估,在村组进行公示,然后乡镇政府审核这些环节,最后由民政部门审核发放到农户手中的。
非常感谢两位司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再请两位司长和我们的网友再说几句。
今天这个日子真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在这一年的过程中,我想全国人民,包括我们的广大网友确实也经历了种种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我们大家都很关心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恢复。而且我也相信我们今天一起来参加我们讨论的这些网友都是非常的关注,而且满腔热情地去支持我们恢复重建的工作的。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给各位网友做了一些情况的汇报,由于时间有限,这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的内容。
面对未来,我们的工作任务还非常的重,所以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各位网友能更关心我们的恢复重建工作。如果各位网友有更多的新的问题,我们也愿意有机会和各位网友进行更多的交流,也希望得到各位网友的支持。谢谢。
应该说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终生难忘。从我多次去灾区看到和了解到的情况,也深刻感到我们不能忘记这场旷世之灾对我们灾区的无情破坏和不幸罹难的我们数万的同胞。不能忘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空前的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能忘记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新家园的灾区人民。
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友能够继续关心灾区,关心灾区人民,关心恢复重建的工作。也尽可能地为灾后恢复重建,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量。今天,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和唐司长尽我们所能尽可能地回答了,还有些问题可能由于时间关系还来不及回答,能够最终靠在线提问转给我们,我们也尽量地给网友一个回答。谢谢大家。
谢谢。365天不算漫长,这365天是一段永恒的回忆,但是我们还有更美好和光明的未来,坚强的精神还要传承下去,让我们继续前行。很谢谢两位司长,也很谢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